当前位置:首页 > 文物 > 人文历史
滁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之吴敬梓故居
来源:滁州古建筑的前世今生作者:滁州市博物馆
发布时间:2021-08-25 17:25:51
【字体:

吴敬梓故居,位于全椒县城襄河镇原河湾老街,系吴敬梓曾祖父吴国对所建。因吴国对是清顺治戊戌年一甲第三名探花,因此故宅又称“探花第”。吴敬梓《移家赋》中“宴婴爽垲,先君所置”,指的就是探花第。

吴国对考中探花后,卜地城北永安门外、拖板桥西,兴建探花第。当年范围相当广阔,坐北朝南,有正宅十进,大门前即河湾街肆,稍前是襄河,河对面分别为吴国对长兄、进士吴国鼎的和五弟吴国龙的园林。左右俱为市肆,正宅后有花园曰“遗园”,州门涧流经园北,溪水如带,亭台楼榭。“诏分玉局之书”的赐书楼和“文木山房”(吴敬梓书房)也置于园中。园后为走马岗。整个建筑气势恢宏、幽静典雅。

吴敬梓中年家业败落,家产荡尽,故宅出卖,流寓南京。探花第于清咸丰年间毁于兵火,仅存门前四座巨大鼓形旗杆基石,一度移至吴敬梓纪念馆保存。

故居整个建筑群为三进三出,分为八个展区,分别为正宅东进、正宅中进、正宅西进、民俗生活展区、祖祠“延陵堂”、赐书楼、文木山房、西花园敞轩。故居主体建筑特色为砖木结构,青砖清水墙体,蝴蝶瓦屋面,马头墙硬山形式。正是“故土全非遂之江上,遗园犹是换了人间”。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中国伟大的讽刺文学家,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雍正十一年(1733),三十三岁的吴敬梓离开故乡全椒,移家南京,寓居于秦淮水亭。随着接触面的广泛,进一步拓宽了吴敬梓的视野,吴敬梓看到:“有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有依仗功名富贵而骄人代傲人者;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在历经世态炎凉、看透八股取士的腐朽性之后,吴敬梓以庄谐兼擅的妙笔,在南京创作了中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积十年之余,终于成书。书中大多数人物和情节以秦淮河为背景,幽默而诙谐,有力地揭示了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因追求功名富贵和沉湎于八股文而酿成的人生悲剧,从而抨击了清代“盛世”下的社会危机。鲁迅先生评价《儒林外史》是中国古典小说中最能“公心讽世”的作品,真可谓一语中的。为了纪念这位伟大文人,人们在他的家乡为吴敬梓建立了“吴敬梓纪念馆”。

吴敬梓的一生,人如其文,放荡慷慨、游离于功名利禄之外。其文则俯仰百年,写几代儒士在科举制度下的命运,可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版权所有:滁州市博物馆 地址:滁州市龙蟠大道99号 电话:0550—3038962
技术支持:滁州中天科技

皖公网安备 34110302000314号 皖ICP备140015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