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博物馆遇上中秋,会碰撞出怎样的惊喜?10月2日上午,“中秋团圆 · 陶乐融融”——博物馆里的“中秋陶趣体验”活动在滁州市博物馆热闹开展。众多亲子家庭相聚于此,通过聆听故事、观摩佳作、动手创作等环节,沉浸式感受中秋文化与陶艺非遗的独特魅力。
活动伊始,讲解员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为孩子们和家长讲述了中秋节的经典故事。从“嫦娥奔月”的浪漫传说,到“刘伯温传信”再到“唐玄宗与杨贵妃”赏月,这些故事不仅串联起月饼、玉兔与陶艺的千年文化脉络,更让现场观众对中秋文化的丰富内涵有了全新认知。
随后,讲解员以图文的方式向大家展示了形态各异的陶艺佳作:有的以细腻的雕刻技法,将嫦娥奔月的飘逸身姿定格于陶土之上;有的通过精巧的釉色搭配,塑造出玉兔在桂花树下捣药的梦幻场景。图片里非遗传承人精湛的技艺,让孩子们领略到陶艺文化的深厚底蕴。
揉泥、塑形、雕刻、上色……在最令人期待的陶艺制作环节,孩子们和家长纷纷化身“小小陶艺家”,在专业老师耐心指导下,学习陶艺基础技法,亲手制作中秋主题陶艺月饼。现场亲子间默契协作,家长手把手地教,孩子专注认真地学,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在一双双巧手下,一块块陶泥逐渐变成了独具创意的“月饼”,有的画上了可爱的图案,有的捏出了别致的造型,每一件作品都饱含着亲子间的爱意与对中秋的美好祝福。
活动的尾声,孩子们自豪地捧着亲手制作的陶艺作品,开心地向大家展示。这些承载着中秋记忆与非遗匠心的作品,参与者可以直接带走,留存一份美好回忆。“孩子玩得特别开心,在动手过程中还学到了传统文化知识,这样的中秋特别有意义!”一位家长在活动结束后这样感慨。
此次“中秋陶趣体验”活动,是滁州市博物馆深挖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推动非遗文化传承的创新实践。未来,博物馆将继续推出更多形式新颖的文化体验活动,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吸引更多市民走进博物馆,感受历史与艺术的魅力。
